融资界 研究院 出境游重构:预计磨合需一年,高峰将在2024年到来

出境游重构:预计磨合需一年,高峰将在2024年到来

旅游生意是路径依赖比较强的。近三年停摆,如今重打锣鼓另开张,怕是短时间很难回到从前。在当前形势下,无论游客还是地接社,除了解旅游攻略外,恐怕还得学点政治经济学,把过去依赖的路径重捋一遍,然后再决定出行对接的方式。
显然欧洲一些地接社费用的增加,与能源等危机造成的影响有关;旅游虽然放开,但短时间流量小,一些航班的高价也有航空运力不足的原因。各行业复苏密切相关,旅游业链条都在各自盈亏算计。

此外,疫情三年,人们的旅行心态也在发生改变,这也是旅游业必须要重新考虑的问题。旅游业复苏也不是地接社简单支起锅灶,而且要进行重构,从目前小型精品游,到未来的大众游,都将迎来全新设计。而这个较长的重构磨合期,也给未来新生的旅游业的机会。

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,有序恢复出境游的消息,让出境游市场开始松动和复苏。而在短期内,动辄上万元的机票、几乎翻倍的旅游产品报价、后疫情时期消费者对出行安全的担忧、部分国家的入境限制等都是制约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因素。

沉寂了近三年,出境游市场似乎习惯了没有中国游客的日子。对国外地接社来说,重新招兵买马、构建团队、与当地供应商及国内旅行社磨合,保守估计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。业内期待着明年夏季客流量会有明显增长,预计高峰期会在2024年。

重构业务的过程中,让法国悠自游旅行定制社创始人、法国华人旅游协会执行副会长简杰等从业者倍感欣喜的是,全球疫情期间,大家有了重新思考的时间,也给了出境游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的机遇。随着供应商不再一味追求低价引流,未来精品小团、慢节奏出行、露营、户外旅行、自由行等模式有望成为出境游的主流趋势。

复苏按下“加速键”:签证业务先动,以商务需求为主

2020年1月起,国外旅游从业者逐渐“失去”了来自中国的出境游客。如今,停滞了近三年的旅游市场即将迎来复苏。

12月27日,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通知,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、访友申请普通护照,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、商务赴港签注。12月30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,中方将结合中国公民出行意愿,恢复中国公民赴具备条件的国家旅游;中方将加强与有关国家沟通,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提供相应服务和保障,适时启动相关工作。

与此同时,法国驻华大使馆、泰国国家旅游局、加拿大旅游局、澳大利亚旅游局、新西兰旅游局、丹麦国家旅游局、挪威国家旅游局、荷兰旅游局官方微博、西班牙国家旅游局、葡萄牙国家旅游局、奥地利国家旅游局、瑞士国家旅游局等纷纷在微博发帖,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。

图片来源:社交媒体截图

在与国内有7小时时差的法国,利好消息也在快速传播。

巴黎当地时间早上7点,本该悠闲享受圣诞假期的简杰特意起了个大早,梳理当天的工作内容、与业内好友沟通行业最新情况,以及为即将到来的分享做准备。他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的采访,采访结束后,还有很多待推进的工作事项需要他处理。

在法国,简杰运营着一家主营精品深度游的地接社,来自中国的旅客是主要客群。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旅行社的华人顾客来源由中国境内转变为境外。

简杰告诉记者,自己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相关政策的调整,惊喜的同时还有些不真实感。按照业内此前预计,出境游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或是年末才会有较好的复苏迹象。

不过,地接社从业者们虽然感到突然,却也不是毫无准备。“实际上,我们已经开始做一些调整了。”简杰表示,疫情以来有不少境外旅行社出于成本考量退掉了办公室,但近期已开始重新建立团队,与供应商、导游做一些对接。自己所在的旅行社,也是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扩大接待能力。

提前动作,也是因为嗅到了行业复苏的味道。今年11月起,简杰就听到有同行接到以商务为主的报价咨询。近期,悠自游也接到了国内旅行社的送签咨询;相关政策公布前的几日,还有做签证业务的同行肯定地告诉他:“预计1月份国内出境游就要恢复了。”

至于目前的复苏情况,可见的增量还是在签证和商务出行方面。国内出境游龙头企业众信旅游(SZ002707,股价9.88元,市值97.09亿元)12月29日下午通过文字回复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称,从当日(12月29日)众信旅游呼叫中心和官网咨询量来看,约有6至7倍的增长,预计近期长期出入境需求依然会以商务、留学、探亲等为主。

图片来源:旅游从业者微信朋友圈截图

此外,12月26日开始,“各国签证收收收”,“快速受理,无需面签”,“全国受理日本旅游签证”,“美国最新入境流程”……出境旅游的相关宣传文案开始活跃在旅游从业者的朋友圈。吆喝了几天的从业者芳芳(化名)通过微信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目前(截至12月29日下午)大部分签证业务都已恢复。但她随即补充道:“出行(需求)的还是较少”。

恢复了但量少、以商务出行为主,是这次不少从业者的共同感受。

出境游价格暴涨:动辄上万的机票,翻倍的旅游产品

经济成本是不少有出国意愿的游客最先关注到的变量。

“贵!”“真贵!”

率先让旅客“望而却步”的,是比想象中还要高昂的价格。

“以前飞日本来回两三千元,现在已经是1万至2万元了”,“还没考虑签证材料会不会合格,先被五位数的价格震惊到了”……在各大平台“刷了一圈”机票和签证价格后,不少疫情前经常出国的消费者默默收起了自己的护照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OTA平台查询发现,以北京至普吉岛为例,2023年1月期间,去程机票裸价(不含燃油机建)在1600元-4500元之间;回程价格则要更高。2023年1月整月,除了一日特价机票价格在4000元以下,普吉岛至北京的机票裸价在4000元-1.5万元之间,部分日期机票标价甚至到了5.53万元。

1月北京至普吉岛往返机票价格  图片来源:OTA平台截图

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指出,相对疫情之前的平均价格,目前国际机票价格依然处于高位,整体国际航班仍需一定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。

然而,机票和签证只是一场跨境行程中的一部分。酒店、大巴车、餐饮……出境游价格的上涨体现在各个方面。对于涨价一事,简杰和境外地接社方面其实也很“无奈”。他告诉记者,以欧洲为例,近期在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欧洲通货膨胀严重,旅行成本增长明显,直接导致地接社的报价增长。

至于究竟涨了多少,简杰举例称,疫情前报价为350欧/天/人的某产品,现在的报价要到500欧/天/人;部分产品价格较疫情前涨幅接近1.5倍,这还不计算餐饮交通等其他开支。

在明显高昂的成本面前,不少游客都成为了“等等党”。

图片来源:社交媒体截图

除了价格因素,部分国家的入境限制也是阻碍因素之一,以及后疫情时期,国内外防疫观念有一些不同,如公共场所是否习惯佩戴口罩等,也是从业者们以及消费者担忧的因素。

大规模报复性消费或难现:精品小众游率先复苏,有望成为趋势

即便限制不少,打开社交软件,依然可以看到一批已经实现出境游的消费者。

在简杰等从业者看来,出境游恢复初期预计还是小团为主,疫情前动辄拉来一辆大巴车游客的场景短期还是很难再现,不排除会有报复性消费,但规模也不会很大。从产品形式上看,预计此轮率先恢复的不会是大众跟团游,而是相对小众的小型精品游。

二者的首要区别,是消费客群的差异。其中,大型跟团游的受众对价格要更加敏感,而精品游受众对价格的关注要小一些,独特的路线及沉浸式体验是他们出行的首要要求,物质基础和经济能力也是其成为首批出境游客户的先决条件。

这一点,已转型两年的简杰深有体会。

简杰成立悠自游的初期就定下了主打特色精品旅行的发展战略,转型主要是客群转换。但初期游客的接受度并不高,简杰直言,地接社的优势主要在服务国内游客上,对国外华人来说,大多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阻碍,他们自己就能顺畅地安排旅程,不需要旅行社插手。“所以我们要做的,是提供他们没走过的路,介绍他们错过的风景和深埋的历史文化。”

今年一场比利牛斯山的旅程,就给简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这个目的地很小众,但旅游资源很丰富,可玩性也高。从温泉之路到拿破仑之路再到烛光游行,沿途走下来、听下来,有很多游客对我说,之前来过这个地方,但从没有一次像这样感动过。”

简杰2020年带团队深度徒步  图片来源:受访者供图

转型以来,简杰和他的团队获得了不少华人的认可,在行业困难期实现盈亏平衡的同时,还在今年下半年有计划地扩大了规模。但他也很清楚,国外华人的需求还是相对较小,不会成为未来的主要支柱。

除了客群,精品游的细分产品类型也很重要。简杰向记者翻译了一份来自法国旅游发展署的调研报告,报告中认为,对来自中国的游客来说,未来大部分的需求很可能集中在深度文化体验、户外徒步、野营、健康养生等产品上。慢节奏的旅游、生活艺术、美食、高山、自行车、奥运会等关键词,都会是未来的趋势。

无驾照自驾房船游  图源:受访者供图

从目前的供给来看,业内的判断比较准确。

众信旅游方面表示,近期公司筹备了元旦冰雪、春节团聚、冬令营游学及远期出境游类的产品;长线还筹备了南北极、MSC环球游轮等产品。简杰也提及,旅行社计划在明年推出“极光邮轮游”产品,目前已经满客,后续会视国内出入境情况增加供给。“不排除还是会有一些组团社还是会组织低价、走马观花的行程,但目前的接待能力肯定会优先向新趋势发展,直到市场稳定。”简杰称。

高峰预计在2024年:有期待也有限制,重构出境游仍需时间

谈起重构业务,境外从业者们干劲十足的同时也略有难色。三年以来,国外旅游市场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中国游客的日子。和国内游客、国内组团社、境外供应方磨合时,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显现。

首先是重新组建团队。

根据简杰的回忆,从2020年2月至今,境外地接社均处于中国境内游客“断档期”。退掉办公室、解散团队后,很多人选择转行。粗略估算下来,以法国华人旅行社为样本,业务转型、开展副业或是直接转型的从业者约在50%以上。再次“招兵买马”时,大量旅游要素的流失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
“要重新招到人员,尤其是有经验的旅游从业者太难了。”简杰告诉记者,由于当前人才市场相对疲惫,加上不少导游等从业者转行至房地产、代购、本地叫车平台司机;维持收入持平的同时甚至能实现不小的涨幅,工作也相对轻松,这部分从业者大多已经不愿再回到旅游业,这对客流回归后的行业接待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
另外,如大巴车等固定旅游资产的供给也相对不足。疫情期间车行、有自有大巴的旅行社卖车度日,未来市场恢复后大概率也不会再购入,而是选择直接外包的模式来保证经济效益。进而导致可以预见的用车困难,旅游产品的供给成本也会随之增加。

这些困难还相对容易克服。对境外地接社来说,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才是关键。

磨合的原因之一,是境外旅游市场态度的转变。疫情前,简杰每隔几日就会接到酒店供应商的电话,询问近期客流及产品需求。疫情后明显能感觉到对方态度的转变,原本的佣金也不再提供,供应商们暂时放弃了中国旅客的相关市场,不再做投放宣传。

“我们其实很理解。”简杰表示,对供应商来说,本地的报复性消费就可以覆盖供给,依旧可以维持生存。而以往中国游客受欢迎的关键是走量,还产生了一批打低价战的从业者。因此供应商也会考虑,一旦未来中国游客回归,是不是还要降价?此外,地接社也需要一段观望时间,分析游客对不同防疫措施的接受度,关注后续政策的调整。

不过,简杰对此并不担心。他相信只要游客、消费能力逐步恢复,市场还是会逐渐回归。只不过在看不到稳定市场前不会见到太大的投资。“疫情也给了所有旅游从业者重新思考的时间,包括供应商和当地旅游局,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,也是转型和磨合的机遇。保守估计,重新磨合期可能在1年左右。今年春节难有高峰,期待明年夏天会有一个增长,主力和高峰期预计是在2024年。”简杰分析称。
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融资界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315.com/research/2023/0102/448.html

作者: 王丽

融资界唯一站点(www.n315.com)中国投融资界唯一信息资讯平台创建于2004年:提供7X24小时投资信息资讯及全球金融,股票,证券,融资,基金,经济,等多种面向金融类服务,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新闻、分析评论、权威的信息源门户!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89934208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